中国青年网讯(记者 曹冉京)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带有淳朴民族气息的建筑风格,让人情不自禁地驻足,想要走进它、了解它。
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位于美丽的图们江畔吉林省图们市,是中国目前唯一的展示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专题展览馆,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第一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展馆采用古典、现代、宫廷的理念设计,由展馆、主楼、传习所三个部分构成,其中展厅面积1300平方米,传习所(小剧场)面积420平方米。
第八届全国网络媒体吉林行活动北线记者团一行人,近期来到图们市美丽的图们江畔。一瞬间,一座古典与现代风格相结合的大楼映入众人眼帘,这就是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进入一楼公用大厅,米黄色的吊顶显示出高雅的宫廷格调。
一楼展厅的核心是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农乐舞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10月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中国唯一进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类项目。一根数码柱贯穿一、二楼展厅,形状酷似一座丰碑,象征着中国朝鲜族的民族精神之柱。数码柱三面粘贴着6600张朝鲜族农乐舞和民俗照片,这6600张照片又分别拼成三张民族风情浓郁的舞蹈大图片。
数码柱正面,利用28个显示屏构成的超大型屏幕,随着朝鲜族民乐的响起,长鼓舞、荡秋千、传统服装、饰品、饮食等画面一齐翩然而至,令人心生向往。
东北网记者吕博惊奇地表示:“这个创意太让人意外了。我们那边也有很多民俗民风展览馆,但从未有一个会用这种方式展现照片。伴随着朝鲜族音乐来欣赏照片,我仿佛置身其中。”
解说员介绍,展览馆分为两层10个展区,包括朝鲜族民间舞蹈、传统乐器制作技艺、传统音乐、传统文学故事、传统工艺以及朝鲜族民间体育和游戏、民族礼仪、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授、传习体验区域等板块。目前,已有包括农乐舞、长鼓舞、鹤舞等在内的8大门类71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驻展馆,其中世界级1项、国家级17项、省级41项、州级5项、市级7项。
正当众人听得津津有味时,一阵鼓声传入众人耳畔,原来是北线记者团的同仁在体验长鼓。随着鼓点声,众人进入音乐展区。朝鲜族的传统音乐属于东亚乐系。包括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三类,我国境内的朝鲜族只流传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两类。朝鲜族习惯上称民歌为“民谣”,数量较多、内容丰富且流传较广的是劳动歌谣和抒情歌谣,至今仍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曲目传唱在民间。
在洞箫形状的音乐展区长廊中,利用液晶互动触摸屏欣赏洞箫乐曲,旋律柔美哀怨、表达思念的爱情歌曲《阿里郎》以及喜庆的《桔梗谣》、《诺多尔江边》、《阳山道》等,让大家置身民族风情的音乐海洋中流连忘返。
“刚刚体验了一下象帽舞,有看到其他人体验长鼓,感觉很不错。我自己是蒙古族,因此对于民族文化特别喜欢。和我们蒙古族舞蹈、音乐的豪放欢快相比,朝鲜族的舞蹈、音乐更细腻,更注重细节上的东西。我认为民族的东西,是必须要保护的,延边州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建立这样一座博物馆,值得我们学习。”内蒙古网信办文虎如是说。
如果说一楼展厅舞乐风情是一个五彩的世界,那么二楼展厅则把参观者领进古老的回忆。朝鲜族服饰展柜,素净、淡雅的朝鲜族传统服饰,色彩以白色为主,象征纯洁、善良、高尚、神圣,因而朝鲜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称。这种传统民族服饰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朝鲜族的服饰、礼节,以前都只是在电视上见过。今天在这里亲眼看见,我特别兴奋。刚刚我还坐了一下朝鲜族轿子,感觉很棒,我准备把照片带回去给家人朋友看。”广西新闻网记者王莹兴奋地说。
多彩贵州网记者柏青表示,民族文化需要传承,看到有这样一座展览馆很开心。在这里可以把朝鲜族文化系数看遍,音乐、舞蹈、民间游戏、习俗、服装等。
多才多艺的朝鲜族人民用智慧结晶缔造了绚丽多姿的朝鲜族文化,也为多样性的中华文明增添了独特朝鲜族魅力。随着社会发展,朝鲜族原来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正在悄然变化,一些非物质文化正在退出我们的生活。相信朝鲜族非遗馆中的内容会不断丰富,让朝鲜族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
责编:刘金鹏
赞
踩
路过